蓋房子像“搭積木”,四五天建一層樓
來源:揚子晚報2018.4.11
江寧區綜合檔案館施工現場。
近期,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中,“積木搭高樓”的場景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這種工藝的正式名稱叫“裝配式建筑”。在南京市江寧區的多個城建項目建設工地,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已經成功實現,最快四五天就能蓋一層樓,還能保證質量。
通訊員 高倩倩
揚子晚報記者 焦哲 文/攝
什么是“裝配式”工藝
部件都在工廠預制好,現場“搭積木”就可以了
今年由江寧城建集團承建的江寧區綜合檔案館項目是南京市首個采用裝配式工藝施工的檔案館,總裝配率可達50%以上,其中,外幕墻的裝配率高達70%。建成后,該館將成為南京市體量最大的綜合性檔案館。
4月10日,在該項目施工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正在仔細檢查施工質量安全是否符合要求。在工人們的相互配合下,長長的吊臂正將厚重的疊合板、樓梯等建筑結構件吊入預定位置。現場沒有鋼筋、混凝土隨處堆放的亂象——提前在工廠完成的預制構件正整齊地堆放在一旁等待安裝。
據了解,這里采用的正是紀錄片《厲害了,我的國》中播過的那種“裝配式”工藝。梁、板及樓梯等采用預制構件,由工廠制作完成后運至施工現場進行起吊、安裝、固定。簡單說,就是在工廠將梁、柱等部件預制好后像“搭積木”一樣把房子搭起來。
這種建筑方式好在哪
降低環境污染,減少人工,縮短工期
據現場工程人員介紹,采用裝配式建筑,可降低噪音、揚塵等對現場環境的污染。還能減少人工,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工期。
工程人員介紹說,結合傳統施工技藝,目前,江寧城建集團幾個在建項目建一層樓的時間大約需要6至7天,但隨著施工工藝的完善,后期可以實現5天甚至4天建一層樓。
據了解,除了江寧區綜合檔案館項目,目前江寧還有崗山安置房二期等在建項目也是采用這種工藝建設的。其中,崗山安置房二期項目是江寧城建集團首個裝配式建筑,也是目前江寧區范圍內在建項目中規模最大的裝配式建筑群。其預制率超過30%,裝配率為38%。據了解,該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可安置住戶840戶。
這樣造出的房屋安全嗎
試驗顯示,抗震性能比一般建筑要好
也許有人會擔心:這樣像“搭積木”一樣建造的房屋安全嗎?工程人員介紹說,采用裝配式建筑的房屋安全性能絕對是“杠杠的”。在央視節目《創新中國》中,權威專家曾對裝配式建筑進行了抗震試驗。試驗結果顯示,這種建筑墻體的抗震性能比一般建筑都要好。
據相關專家介紹,其實裝配式建筑早在20世紀初就引起了建筑行業的興趣,但直到六十年代才在英、法等國得以實現。2015年以來,中國重視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先后發布了《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等一批文件,決定2016年全國全面推廣裝配式建筑,計劃到2020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筑的比例50%以上。
2016年6月,南京市國土部門發布了2016年第05號土地出讓公告。公告備注中首次出現了“裝配式建筑”的強制性要求。
更多資訊
-
上海最“年輕”街道,居民平均36.5歲,過半本科學歷,如何打造人才高地?2023.7.10
松江九里亭街道,轄區居民平均年齡36.5歲,本科以上學歷約占55.5%。充滿活力的人口結構和年齡結構背后,是中小企業數量占市場主體總量的70%以上,一大批青年創客在樓宇、園區里布局新賽道,打造新場景。… 查看詳情 >
-
“頂流”大樓有了空中花園!“民間林長”讓城市更新透綠意→2023.7.7
對標“建設新徐匯、再造新徐匯”目標任務,湖南街道結合“美麗家園”民生實事工程,堅持把推行民間林長制作為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探索建立老舊小區花園綠地長效管理生動實踐。 武康大樓的露天平臺變身“空中花園” … 查看詳情 >
-
新增4家!松江這個科技園“未來之星企業”又添新丁2023.7.7
啟迪漕河涇(中山)科技園“未來之星”企業(第二批)名單日前發布。上海凱賢流體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芯濤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睿觸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再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4家優秀企業入選。至此,園區“未來之… 查看詳情 >
-
大創智“出圈”密碼:從科技創新到文化輸出丨科技園區巡禮2023.7.6
當前,上海已形成科創中心基本框架體系,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持續提升。在楊浦,科技園區散發創新活力,激發創業動力,成為科創企業的成長搖籃、發展沃土。即日起,楊浦區科委聯合楊浦區融媒體中心、人民網上海頻道,推…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