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鴻祎:今天炒房子,明天炒股票,后天炒比特幣,這不是我所理解的企業家精神

    來源:上觀2019.3.7

    摘要:在經濟火熱大家都賺錢的時候,其實分不出來誰是企業家,誰是生意人。

    文/張駿? 肖彤 宰飛? 吳頔
    今天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記者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邀請5位全國政協委員就“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回答記者提問。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中國青年網記者提問,如何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助力高質量的發展。

    “在經濟火熱大家都賺錢的時候,其實分不出來誰是企業家,誰是生意人。但在經濟面臨挑戰、面臨困難的時候,企業家精神對這個企業、對國家經濟的發展就顯得特別重要。”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周鴻祎說。

    對于企業家精神,周鴻祎提到了三個關鍵詞:信念、堅持、創新。
    “我覺得企業家和生意人最大的一個差別,生意人是只要什么掙錢就干什么,哪地方有風口,就得到處去找風口,但是企業家一定是有自己的一個信念。”周鴻祎說,雖然最終的結果企業家結構也會掙到錢,但他的信念一定是通過創造一個獨一無二的產品和服務,然后來給用戶社會國家創造價值,通過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能夠改變世界。
    什么是信念?周鴻祎闡釋,因為一個企業家只有有了信念,它才能有一個長期的打算。否則就會成為兩個結果,一是短期掙到錢就不干了,二是碰到困難就退縮了。有了信念,遇到困難的時候才能不怕困難,才能把困難當成磨刀石。否則,可能就會在生意不好做的時候,聽到很多人怨天尤人,抱怨政府,抱怨環境,而不去反思自己的問題。所以作為一個企業家,如果自己沒有信念,怎么能凝聚一支隊伍,怎么讓你的隊伍能夠跟著你走得很遠?不僅是在順境的時候能跟著你,而且在面臨逆境的時候,整個團隊依然能夠繼續發憤圖強。他斷言,“沒有信念的企業家,可能他今天炒房子,明天炒股票,后天可以炒炒比特幣。但這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最終能給中國經濟帶來真正推動的企業家精神。”
    第二個關鍵詞是堅韌。“這兩年談企業,媒體喜歡渲染一些快速成功的故事,好像三年就獨角獸了,四年就上市了,五年就掙了十個億了。” 周鴻祎反思,實際上對每一個真的要做企業的企業家來說,應該知道做企業是一場非常苦的事情,而且一定是一個長征,是一個長期艱苦卓絕的戰斗。比如今天華為做得特別紅火,可前段網上有對任正非的一個采訪,說他曾經得過抑郁癥。在中國互聯網,像馬化騰、馬云,我們這一批,全都干了20年。如果再說南存輝、劉永好,第一批企業家可能都干了三四十年。所以可能有些企業三年五年就能成功,但那是特例,不是普遍規律。真正做企業精神要有一個長期作戰的準備,這樣才能有一個長期的發展計劃。
    第三個關鍵詞是創新。周鴻祎說,我認為對企業家來說,很多事情其實決定不了,也不知道大形勢到底會怎么樣。遇到經濟周期的時候,與其抱怨外部環境,不如把關注點回歸初心,放到用戶和市場上。
    “最終能決定一個企業生死和發展的,是用戶和市場,而不是所謂的政府扶持。”周鴻祎說,唯一的方法是創新,去挖掘用戶新的需求,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不斷的向往。所以這個行業老有人說人口紅利沒有了,說互聯網上半場如何,那我就問很多人一個問題。“如果你的產品不創新,你的產品很陳舊了,當然你的產品就沒人用了,所以你感覺你的產品賣不動,就不得不降價,然后就發現成本特別高,你就會覺得消費降級。但是反過來,我們中國有14億人,有14億用戶,是不是每個人的需求都被徹底滿足了?現在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工作生活特別滿意?”你會發現,還有很多需求沒有被滿足,還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如果能通過創新去滿足用戶需求,能做出新的、帶有黑科技的產品,可能就會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所以能創新出產品,產品賣的就很好,就會覺得,“唉?我怎么感覺到消費升級?”

    更多資訊

    亲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