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項重磅法規措施接連出臺,新片區向企業傳遞“強烈的信號”

    來源:上觀新聞2022.8.18

    近日,《浦東新區加強滴水湖水域保護和濱水公共空間建設管理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正式施行。它將歷年來滴水湖水環境治理的寶貴經驗上升為制度,填補了相關立法空白。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洪林說,這體現了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法治精神,有利于滴水湖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三年來,臨港新片區制度創新逐漸走向深水區,“從0到1”的改革成果接連落地,促動產業、金融、貿易各領域飛速發展。但此前仍有企業家舉棋不定:“我怎么知道政策會不會變?”臨港新片區承擔著為國家改革創新試制度、探新路的重要職責,這些疑問必須解決,市場主體的預期必須穩定——臨港新片區開始著手進一步強化法制保障對改革創新的支撐作用。
    《若干規定》的出臺就是這條新軌道上的一次突破,固化創新政策的意義絕不亞于創新政策本身。它是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負責牽頭起草的第一部浦東新區管理措施,也是浦東新區出臺的首部專門支持臨港新片區發展的管理措施。根據《若干規定》,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能打造基于智能駕駛的滴水湖未來交通生態圈、開展水上旅游水上體育、提升水環境質量、完善循環型資源管理等。
    而在此前,新片區首部綜合性地方性法規《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也已經施行。《條例》適用于臨港新片區全境,包括奉賢片區等區域,但作為地方性法規,《條例》不能直接變通適用國家法律、行政法規。
    管委會制度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于需要變通上位法的創新突破,臨港新片區有幾條路徑可以選擇,其一是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調法調規。這一路徑此前已經打通:去年底,國務院首次批復臨港新片區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符合條件的外資船公司能在部分港口開展沿海捎帶業務。“一些制度創新涉及國家事權,推進起來可能有阻力。”負責人說,“‘首次批復’,意味著這條路走通了,新片區從國家層面得到了更大力度的法治保障。”
    第二條路,就是《若干規定》所突破的:與浦東新區人大等部門合作,用好浦東新區法規,推出適用范圍為浦東新區全域的法規。記者了解到,《若干規定》的研究籌備過程中,臨港新片區和浦東新區高效聯動,為今后制定浦東新區法規和管理措施提供了合作工作機制長效樣板。據透露,今年雙方還將圍繞智能網聯汽車、氫能管理等領域立法或制定管理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正在推進、尚未落地、但國家原則上支持的改革創新條款,也被大膽地寫入了《條例》——這正是《條例》自身提供的第三條路徑。帶有“根據國家部署或經批準后試點”等表述的條款,基本都屬于這一類。負責人表示,這是要給市場主體“強烈的信號”,告知他們臨港新片區還會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高水平和國內先進經驗,不斷創新突破;同時,也為下一步的改革預留了接口。

    更多資訊

    亲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