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手術機器人前沿領域的“弄潮兒”,用更多國產醫療器械造福病人

    來源:上觀新聞2023.5.30

    幫助企業實現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的融合發展

    “‘創業’兩個字,‘創’代表創新創造,意味著從無到有;‘業’是事業,只有把它當作畢生的事業來做,灌注全部的激情,才有機會把創業做好。”上海卓昕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王少白身上既有創業者的火熱激情,又有作為科研人員的冷靜敦厚,“我們的很多產品在國內都是空白,部分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盡管研發取得突破的過程很艱難,但我們對醫療設備數智化的前景充滿信心。”

    王少白曾經是哈佛大學醫學院講師,如今在上海松江創業,立志通過提升和普及國內智能化、數字化的醫療診療水平,實現醫療器械“國產替代”,造福更多病人。


    填補國內科研空白

    2017年,王少白在松江區新橋鎮創立上海卓昕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于新一代醫療檢測系統、治療系統、創新耗材等的數字化、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布局于多款三維影像設備、手術機器人、新一代植入物耗材等。

    創業無疑是艱難的。醫療器械產品要求高、周期長、投入大,在沒有面世之前,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發。以卓昕醫療的首款產品膝關節運動功能參數檢測儀為例,從研發到臨床試驗再到投入市場,王少白和他的團隊花了整整三年時間。

    “這三年我沒拿過工資不說,幾乎沒有下班的概念,為了省下回家路上的一個小時,經常在辦公室里過夜。”幸好,家人對王少白創業極為支持。“我的父母很開明,用原本打算買房的錢支持我繼續創業。”王少白說。關鍵時刻,卓昕醫療所在的臨港松江科技城旗下的臨松資本也伸出援助之手。“他們投資了500萬元,可以說是雪中送炭,幫我們渡過了難關。”

    緊接著,在松江區職能部門支持下,骨科上市公司凱利泰,復星醫藥旗下通德資本等也相繼投資了數千萬元,研發資金短缺問題得到緩和。隨后,卓昕醫療迎來豐收季,一個個填補國內空白或者處于領先地位的數字化、智能化醫療設備在這里誕生。2019年,卓昕醫療研發的膝關節運動功能參數檢測儀獲批上市,填補了國內臨床關節量化運動功能評估的空白,形成關節運動客觀動態檢查新標準。


    培養醫工結合人才

    王少白還有另一個身份,自2015年開始擔任上海體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創新創業學院常務副院長。數年來,王少白培養了一大批體—醫—工多學科交叉人才,并注重成果轉化,培育出一批創業人才。“醫工結合是我的專業方向,所以在研發和實踐中我都更關注科研成果轉化。”王少白說,除了與高校合作,我還與40余家三甲醫院展開創新醫療省部級以上項目合作。

    如今,王少白的團隊從剛回國創業時的10人左右擴增至400余人,卓昕醫療也成為領先的國產醫療器械品牌,擁有200余項知識產權,10余款智能化醫療設備已經上市,30余款醫療設備處于研發中。王少白表示,卓昕醫療取得的成績既離不開團隊的努力,也離不開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政策支持讓企業創新的步伐走得更穩、更快。

    “公司作為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重點企業,員工能享受到人才租房補貼、高層次人才購房補貼等人才政策。”王少白說,G60科創走廊更是為像卓昕醫療這樣的科技型企業提供了便捷智能的一站式服務,幫助企業實現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的融合發展。

    更多資訊

    亲吻视频